部内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内新闻近年来,山东省高密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优化服务流程,在小微企业探索开展劳动关系事务及档案托管服务,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减轻企业运营负担,赢得了小微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结合现实 把握必要性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相较于资源充足的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管理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信息化水平有限等挑战。尤其在人事档案、社保档案等的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缺失或保存不善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规范运营。
高密市现有各类参保单位2051家,其中中小微企业1841家,占企业总数近90%。“中小微企业后勤管理人员较少,为了减少非经营性成本,往往仅能满足对职工的一般性管理和常规性服务,因此在用工风险防范与劳动关系协调方面能力相对较弱,存在一定的管理隐患和劳动关系纠纷风险。”高密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人社部门在提供政策宣传、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服务时,需掌握企业的用工规模、人员结构、薪资水平及经营状况等微观数据,若相关档案与数据存在缺失或不准,会影响办事效率,还可能影响对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的研判,进而削弱科学决策的能力。因此,探索推广面向小微企业的劳动关系事务及档案托管服务,既是从源头上破解小微企业管理困境的务实之举,更是打通公共服务堵点、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路径。
齐抓共管 突出重要性
高密市人社部门遴选出高密市海能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和山东秉恒律师事务所两家托管服务机构,为高密市容大机械等8家企业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劳动关系事务及档案托管服务。同时,选取纺织服装等4个拟培育和谐行业、醴泉街道等5家拟培育和谐镇街工业园区、孚日集团等30家拟培育和谐企业,指导这些标杆试点单位做好业务梳理、档案整理等工作。该市人社部门还联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协同服务,推荐醴泉街道“德邻客厅”、姜庄镇“姜和议事厅”、大牟家镇“牟邻之家”申报省级标准化试点,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高密市人社部门创新推出“一码事”劳动仲裁便民立案指导服务,推动受理咨询效率提高30%以上。柴沟镇是国家级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该镇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与“平安小院”建设相结合,构建起覆盖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全流程的标准体系。服务站点由人社、工会、司法等12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吸纳26名法律顾问参与。
前不久,高密一家鞋企员工代表因企业拖欠员工工资问题,来到柴沟镇“平安小院”寻求帮助。服务站点在了解情况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并与高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协同开展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真正将维权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在宣传推广方面,高密市人社部门组织召开全市基层劳动关系治理和电子劳动合同推广应用会,向与会的200余家企业推介劳动关系事务及档案托管服务。
此外,高密市人社部门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开展入企宣传、举办劳动关系政策服务讲座以及档案托管知识讲解等活动,有效推动企业档案规范管理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及。该市人社部门还联合总工会、工商联、镇街区、调解专家库成员等力量,为企业提供“体检”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纠正用工管理中的问题。
面向未来 追求长效性
高密市在探索开展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及档案托管服务中,总结出一系列经验:
首先,托管服务机构应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劳动关系事务服务以及档案收集、整理等标准化服务。同时,指导并监督企业依法建立用工档案,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劳动纠纷风险。小微企业也可根据自身需求,与托管服务机构协商定制个性化增值服务。
其次,强化数据赋能,托管企业将核心档案一次性托管后,办理相关业务时,可逐步实现由托管服务机构快速、准确地提供所需档案证明或电子副本,无需企业反复查找、复印及提交,降低企业时间与人力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开展政策宣讲,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到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及档案托管服务中,共同开创高密市劳动关系治理新格局。”高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